Summary
- 香港利得稅採用兩級制:首200萬港元8.25%,其後16.5%。
- 僅就香港來源利潤徵稅,離岸收入可申請豁免。
- 有限公司需使用BIR51表格,無限公司則視情況採用BIR52或BIR60。
- 財政預算案2025年提出可扣減100%利得稅,上限$1,500港元。
2024/25年度,香港稅務局已發出約23萬份利得稅報稅表,正式開啟報稅季節。無論是有限公司、無限公司還是合夥業務,都須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申報。對中小企業而言,利得稅涉及財務整理、現金流及合規性,往往令人頭痛。根據香港《稅務條例》,法團與法團以外的香港公司須按利得稅稅率就其香港的利潤繳稅,並須於課稅年度結束後年4月內提交報稅表。公司的業務須釐清其課稅基期,並注意資本利息、債務票據收益及強制性供款等項目是否構成應課稅收入,以避免與薪俸稅計算產生重疊。本文將拆解公司利得稅的基本概念、報稅流程,以及合法扣稅策略,並介紹數碼工具助您輕鬆管理公司稅務。
什麼是公司利得稅/公司稅
利得稅是香港主要的公司所得稅,適用於在港經營業務或提供服務所產生的利潤。香港採屬地來源原則,僅對「源於香港」的利潤徵稅,海外利潤可申請豁免。無論有限公司或無限公司,均需按業務性質及應課稅利潤計算稅款,並在規定期限內提交報稅表。
哪些企業需要繳付公司利得稅/公司稅?
只要在香港從事商業、貿易、專業或其他形式的營利業務,並從中獲得利潤的企業或個人,基本上均需要繳交利得稅,當中包括有限公司、獨資無限公司及合夥無限公司。
但若業務屬於豁免性質,例如部分慈善機構或非牟利團體,其獲得的利潤在特定條件下可免予繳稅。此外,某些特定行業,如離岸基金業務或經證明屬於「非香港來源」的業務收入,也可申請豁免利得稅。
利得稅稅率兩級制:無限+有限公司
香港利得稅稅率 ¹設有兩級制,旨在為中小企提供稅務減免誘因。有限公司及無限公司均適用此制度:首200萬港元利潤按8.25%課稅,其後則為16.5%。無限公司報稅以個人名義為主,而有限公司則以法人身份承擔稅務責任。這不僅影響稅率計算,也關乎法律責任及風險承擔。
公司報稅所需的基本文件
不論是何種業務架構,準備齊全的報稅資料是確保合規的第一步。企業需提供收入、支出、資產及負債等財務資料,並備妥發票、單據、銀行月結單及財務報表。有限公司需留意年結日及稅務結算代碼,以便準時遞交BIR51報稅表;無限公司則依業務類型採用BIR60或BIR52。
有限公司:年結日、結算代碼
有限公司的報稅需根據其年結日及對應的結算代碼來確定報稅期限。一般而言,大部分香港有限公司的年結日 ²為每年3月31日,對應的結算代碼為「N」,稅務局會以此作為課稅年度的基準,計算應評稅利潤及發出BIR51報稅表。若公司採用其他年結日,則會獲分配不同的結算代碼,並須按指定時限提交報稅表,以確保符合法定規定。
利得稅計算方法+網上報稅流程
報稅流程現時已趨向電子化,稅務局提供網上報稅系統 ³,企業可於限期內提交BIR表格,並計算應繳利得稅。有限公司若利潤少於$200萬港元,可享首級8.25%稅率;超過部分則按16.5%徵稅。無限公司及合夥業務則按照個人或合夥形式申報。
1. 法團業務/有限公司
法團業務及有限公司需要使用BIR51表格進行報稅。若公司年度利潤低於200萬港元,可享有首級8.25%的稅率;當利潤超過$200萬港元時,超出部分將按16.5%的標準稅率徵收。
2. 獨資無限公司
獨資無限公司需要使用BIR60表格申報利得稅。此類業務的利潤將併入經營者的個人入息課稅,並按個人累進稅率徵收,而非公司稅率。
3. 合夥無限公司
合夥無限公司報稅則需要使用BIR52表格。與獨資經營相似,合夥業務的利潤不以公司名義課稅,而是按各合夥人應佔的利潤比例分配,再併入其個人入息課稅。
利得稅免稅額:各種利得稅寬減+扣減
2025年財政預算案中,香港政府提出一次性100%利得稅扣減,上限為$1,500港元,同時取消部分建築物申索時限,並還原租賃處所相關扣減。除此之外,企業可透過各種合法扣稅項目減輕稅負,包括業務營運開支,如車輛入油、交通費用、員工相關支出、貸款利息、固定資產折舊、捐款扣稅等。
財政預算案2025:扣減100%利得稅,上限$1,500港元
在2024/25年度,稅務局宣佈了對中小企特別有利的利得稅政策 ⁴。這項措施允許合資格利潤於課稅年度內可獲高達100%的利得稅扣減,上限為$1,500港元,有效減輕企業在2025年3月31日前結算的稅款壓力。無論是有限公司還是獨資經營業務,只要符合稅務條例及基期計算規定,都能利用此政策在該年度起減少應評稅利潤。
財政預算案2025:還原租賃處所+取消建築物申索時限
針對2024/25年度的另一稅務措施,財政預算案取消了部分建築物折舊申索的時限,並重新規劃租賃處所相關稅項的扣減方式。這項政策的改動,意味著企業在香港的業務若涉及長期租賃或重資產投入,將能更靈活地依據地域來源原則安排課稅年度的扣減計算,避免因以往的時限規定而錯失合法稅項寬減。
可扣減利得稅的項目
企業在計算應評稅利潤時,許多日常業務支出如公司用車、入油、交通費、員工差旅及強制性退休金供款,甚至部分貸款利息,都可作扣稅。此外,固定資產折舊及符合法定要求的捐款亦可扣減,使中小企尤其是利潤低於$200萬港元的公司,更靈活地管理年度稅務負擔。
評稅利潤不能扣除項目
但要注意,並非所有開支都能列作扣稅。例如,私人消費、超出業務範圍的支出、罰款及違規費用,均不屬於可扣減的稅項。同時,若企業嘗試將非業務的投資損失、合資格債務票據以外的支出,或與受託人及演藝人員相關而非業務性的款項列帳,將在報稅表審核時被剔除。
如何申請緩繳暫繳利得稅
若企業在年度的3月31日或年4月1日之後面臨短期資金壓力,可向稅務局申請緩繳暫繳利得稅。此申請須提供業務的財務證明,並說明無法即時繳付稅款的原因,如市場突發衝擊或現金流周轉困難。稅務局將視乎企業過往合規記錄,決定是否批核及安排分期繳款。
如何申請公司報稅延期
公司若因帳目未能按基期完成,或涉及複雜的合夥業務的結算,可向稅務局提出延期申請。通常須於截止日期前提出,並提交詳細的理由與預計完成日期。這項安排對法團以外的獨資經營業務亦同樣適用。不過,若企業長期依賴延期,可能影響其與稅務局的信譽。
不同公司的利得税報稅時間
香港有限公司通常於每年4月初(約4月1日)收到利得稅報稅表(BIR51),並需在一個月內提交;如使用電子報稅,可再獲一個月延長。財政年度屬12月結算者最遲可至翌年8月中提交,1月至3月結算的公司則延至同年11月中,虧損公司更可延至翌年2月初。
無限公司,包括獨資及合夥業務,則主要透過BIR60或BIR52報稅,通常於5月初發出,電子報稅可延至6月初,如涉及營業利潤則可延至8月初。新成立公司約18個月後首次收到報稅表,稅務局會提供約三個月時間準備提交,方便創業者建立帳目和財務資料。
Aspire商業戶口如何幫助公司財政管理?
要提升稅務處理及企業財資中心效率,使用合適工具至關重要。Aspire商業戶口為中小企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內置自動化會計系統讓結賬速度提升兩倍,智能數據識別減少錯誤並節省數百小時工時。它可自動發出收據請求、同步卡付款與員工報銷、甚至上傳收據至Xero,確保稅表資料完整。
同時,Aspire亦可作為中央文件儲存庫,集中保存業務的所有開支與稅務證明文件。若企業需要更靈活的資金調度,可搭配全球支付方案、企業卡、費用管理工具及商業戶口,讓課稅年度起的財務營運更高效、透明。
常見問題
- 出售物業獲利要繳付利得稅嗎?
視乎該筆交易屬投資性質還是經營業務的一部分,若屬投資性質,一般屬於資本收益,無須繳納利得稅;若屬經常性買賣,則需計入應課稅利潤。 - 利得稅 vs 薪俸稅:兩者不同嗎?
利得稅針對企業或業務所得利潤徵收,薪俸稅則針對個人僱傭收入徵收,兩者稅基及稅率均不同。 - 買賣股票要繳付利得稅嗎?
若屬於長期投資,一般免稅;但若屬頻繁交易或以業務形式經營股票買賣,則可能被視為課稅收入。 - 無限公司報稅與有限公司報稅有何主要區別?
無限公司以個人身份承擔稅務責任,報稅表多為BIR60或BIR52;有限公司則以法人身份報稅,使用BIR51。
逾期提交利得稅報稅表
逾期提交將面臨罰款、利息甚至檢控,嚴重者會影響企業的稅務信譽與未來融資。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 香港稅務局 - https://www.ird.gov.hk/chi/tax/budget2024.htm
- 香港政府新聞署 - P2025022800565_487333_1_1740759989316.pdf
- 香港會計師公會 - https://www.hkicpa.org.hk/zh-HK/Standards-setting
- HKWJ - https://www.hkwj-taxlaw.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