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 虛擬銀行(Digital Bank)是不設實體分行、完全透過互聯網及手機應用程式提供銀行服務的金融機構,主要服務對象包括零售客戶及中小企。
- 自2019年首間虛擬銀行開業以來,目前已有 8 間持牌虛擬銀行進入市場,為個人、中小企及初創企業帶來更多元化的理財選擇。
- 所有虛擬銀行均受香港金融管理局監管,並參加「存款保障計劃」,客戶存款最高可獲港幣80萬元保障,安全性與傳統銀行看齊。
- 虛擬銀行提供較高利率、低收費及全天候數碼服務,但同時受限於缺乏實體分行、部分服務範圍較窄,以及客戶服務人性化不足。
- 8 間虛擬銀行中有 5 間提供商業戶口,開戶流程簡化,最快一天可完成;但在企業貸款及跨境支付方面,功能仍較傳統銀行有限。
全港首間虛擬銀行於2019年開業,多家持牌金融機構隨後相繼加入競爭,帶動了香港智慧銀行服務及金融科技的新變革。憑著嶄新的形象、簡潔的應用介面及吸引的存貸利率,虛擬銀行正好為個人、中小企及創業人士帶來不一樣的理財新選擇。
甚麼是虛擬銀行
虛擬銀行是指透過互聯網或其他電子渠道提供銀行服務的金融機構,主要針對零售銀行及中小企理財,服務範圍遍及存款、私人貸款、投資產品及信用卡等,以至商業理財服務及企業貸款等。
虛擬銀行勝在便捷、靈活及高效,用戶透過手機App即可完成各種理財事務,不必親身前往實體分行,尤其深受「擅於科技」(technology-savvy) 的族群所喜愛。
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的最大分別在於其不設實體分行,所有服務均透過互聯網提供。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嚴格要求,所有虛擬銀行必須獲得金管局發出的持牌機構資格,並受《銀行業條例》監管,這意味著其安全性和合規性與傳統銀行看齊。香港金融管理局對虛擬銀行的認可過程極為嚴謹,確保其營運模式能保障零售客戶的利益。與傳統銀行一樣,虛擬銀行的存款也受存款保障計劃保護,金管局會持續監察其運作,確保金融體系穩定。
由於沒有實體分行,虛擬銀行的客戶服務主要透過互聯網平台、客戶服務熱線及電郵進行。這種模式大幅降低了營運成本,使其能為零售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利率和更低的手續費。金管局要求虛擬銀行必須設立有效的客戶服務熱線及其他支援渠道(如電郵及即時聊天),以確保用戶能及時獲得協助。這種純數位的服務模式正是金融科技創新的體現,香港金融管理局亦鼓勵這種創新,同時強調必須維持與傳統銀行同等水平的客戶保障。
虛擬銀行 = 數字銀行?
其實,虛擬銀行可算是數字銀行的「前身」。
2024年,金管局正式將虛擬銀行(Virtual Bank)改名為數字銀行(Digital Bank),以此統稱沒有實體分行,完全依賴手機App及互聯網提供服務的銀行
是次改動,主要源於金管局與業界認為,數字銀行這名稱更能與政府沿用的數字化用語接軌,亦更準確地反映這類銀行強調金融科技的特性。
同時,易名為數字銀行,亦可與傳統銀行運作中的數碼銀行服務(Digital Banking Services)明確識別。
另一方面,原有的「虛擬」一詞套用於金融機構上,可能予人虛構、不實在,甚或高風險的印象, 故此改名亦有助避免此等錯覺。
虛擬銀行比較:香港有哪些虛擬銀行?
香港現有8間虛擬銀行,均有實力雄厚的金融及科技大企業作後盾:
- ZA Bank (眾安銀行):全港首間虛擬銀行,來自眾安在綫及百仕達集團。
- Mox Bank:由渣打銀行、電訊盈科、香港電訊及攜程金融創立。
- WeLab Bank (匯立銀行):背後是世界銀行集團成員IFC、阿里巴巴及TOM集團。
- Livi Bank:出自中銀香港、京東數字科技及怡和集團。
- Ant Bank (螞蟻銀行):螞蟻金服旗下公司,是阿里巴巴商貿生態圈的重要一員。
- PAO Bank (平安壹賬通銀行):由中國平安保險及金融壹賬通集團牽頭,其中小企貸款尤其多樣化。
- Airstar Bank (天星銀行):由小米集團及尚乘集團聯手打造。
- Fusion Bank (富融銀行):來自騰訊、工銀亞洲及港交所等多個大機構。
虛擬銀行 vs 傳統銀行:優點 vs 缺點
虛擬銀行的優點包括:
- 開戶門檻低,不設最低戶口結餘,尤其適合年輕人及中小企等。
- 24/7全天候一App接通,介面簡潔易用。
- 經營成本較傳統銀行低,故能提供較高的存款利率,及較低的貸款利率和收費。
- 服務較緊貼科技潮流,如支援全球支付服務,包括流動支付、跨境匯款等。
- 各種銀行服務的申請流程大大簡化,只須基本文件及資料;大多能做到即日、甚至即時批核。
- 服務有創意有綽頭,如Mox Bank存款戶口標榜「利息日日計」,並會每天顯示於賬目上。
當然,虛擬銀行亦有其不足之處:
- 傾向提供較基本的銀行服務,例如當中只有5間有商業戶口; 亦只有3間提供保險服務。
- 沒有實體分行,客戶服務多依賴Chatbot或AI對話,欠缺人性化,客戶有時會感到求助無門。
- 只透過手機App提供服務,對不熟習科技的人士難免構成不便。
虛擬銀行信用卡是甚麼?虛擬銀行有實體卡嗎?
是由虛擬銀行發行的一種信用卡或公司卡,通常以數碼型式透過手機App使用,亦可連結至香港常用的手機支付方式如Apple pay、支付寶等。
許多虛擬銀行亦會同時提供實體卡,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
虛擬銀行苦主:有何存款保障?
根據香港金管局的規定,所有持牌銀行,包括虛擬銀行,都必須參加「存款保障計劃」¹;萬一虛擬銀行倒閉,客戶的存款將獲得最高港幣80萬元的保障 。
換言之,香港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的存款享有同等保障。
虛擬銀行:港元定期存款比較
虛擬銀行的港元定期存款計劃各具特色,均可24/7於網上渠道設定。
虛擬銀行通常提供較高的定存利率,例如Mox Bank的港元定存年利率最高可達2.8%,客戶更可選擇以亞洲萬里通里數代替現金利息。
在港元定存金額及年期方面,亦同樣靈活:起存額可低至港幣1元;年期彈性亦大,通常由7天至48個月不等。
虛擬銀行:申請貸款+利息
除PAO Bank以外,其他虛擬銀行均積極搶佔私人貸款市場,申請一App辦妥,更可無須入息及住址證明, 而Livi Bank則標榜「最快2分鐘即批」,加借亦可免批。
貸款利息亦相當吸引,其中WeLab Bank的實際年利率就低至0.78%。
至於企業貸款,就只有3家虛擬銀行有提供, 分別為PAO Bank、ZA Bank 及Livi Bank,它們均有參與由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 ²,貸款金額介乎港幣400萬元到港幣1,800萬元不等。
其中PAO Bank的企業貸款選擇最多元化,共有多達8款產品,包括靈活度高的循環貸款、針對工程及建造業的短期貸款,以及特別為亞馬遜平台客戶而設的跨境電商循環貸款。
虛擬銀行:開戶優惠
數碼銀行市場競爭激烈,各虛擬銀行為吸引新客戶,紛紛推出各種開戶優惠。
Welab Bank及Mox Bank均適逢開業五周年,兩者都趁機推出「慶生」開戶優惠,新用戶只須符合條件,即可憑新卡簽賬賺取現金回贈,其中Mox Bank新客戶可即獲港幣1,000元,回贈無上限,適用於任何消費類別。
另外,ZA Bank則推出推薦好友開戶計劃,新客戶可享總值高達港幣2,000元的各式回贈,以及高達10%至20%港元定存年利率,而推薦者如能達成指定目標,更有機會賺取高達港幣100,000元的累積獎賞。
虛擬銀行做出糧戶口?
企業可透過虛擬銀行提供的商業銀行戶口作出糧之用。
簡單的操作界面及自動轉賬功能,讓商家一 App 在手,即可輕鬆高效地管理薪金支付,尤其適合中小企、初創及電商經營者。
同時,虛擬銀行大多不設轉賬收費,加上戶口利率吸引,有助商家控制成本,做好開支管理。
虛擬銀行開立商業戶口
虛擬銀行中,ZA Bank、Livi Bank、Ant Bank、Airstar Bank及PAO Bank均提供商業戶口服務,適用於香港註冊及營運一年或以上的獨資、合夥以及有限公司;其中,ZA Bank更會接受開業未滿 一年的公司申請。
開戶流程亦極之簡化:於網上渠道辦理,無須見面,並只須提交少量相關資料;批核快速,最快甚至可於一天內完成開戶。
虛擬銀行商業戶口大大降低了開業營商的門檻、令生意起步更易更快。
虛擬銀行海外匯款限制
用戶須注意,許多虛擬銀行的海外匯款服務在金額、目的地及匯款次數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此外,手續費及匯率因不同銀行而有異,客戶宜事先仔細了解。
Aspire vs 虛擬銀行商業戶口
對商業用戶來說,相對於市面上的虛擬銀行, 全球化金融科技服務機構Aspire會是一個更優越的選擇。
Aspire一直專注服務中小企用戶,能提供全球化的多功能平台及一站式營商方案,其快捷透明的國際支付平台,支援超過30種不同國際貨幣,匯率更比銀行最多低三倍;配合公司卡及內置會計整合軟件等,令營商事半功倍。
Aspire一站式公司賬戶不設開戶押金及最低存款,全程網上極速批核,最快1個工作天內辦妥。
立即開戶,成為全球超過50,000位精明企業用家之一!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甚麼是虛擬銀行?
虛擬銀行是一種只透過互聯網絡或其他電子渠道提供銀行服務的金融機構,不設實體分行。

香港現有多少家虛擬銀行?
共有8間。

虛擬銀行有提供商業戶口?
現有5家虛擬銀行提供商業戶口。

虛擬銀行存款有無保障?
虛擬銀行必須參加「存款保障計劃」,存款最高可獲港幣80萬元保障。

-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款保障計劃」- https://www.dps.org.hk/
- 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 https://www.hkmc.com.hk/chi/our_business/sme_financing_guarantee_scheme.html